?
地方站
您的當前位置:華圖網校 > 公考人生 > 社會新聞 >
中國求職者更加理性看待國家公務員招考
2011-11-27 15:29  新華網 點擊: 載入中...

  另一方面,政策的變化導致求職者更加理性地看待國家公務員考試。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王勝男說:“國家出臺的政策對于促進高校畢業(yè)生到基層就業(yè),起到了一定效果。我畢業(yè)后可能不會選擇做公務員了,去企業(yè)或事業(yè)單位工作同樣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北京大學在讀研究生孫宇則表示: “現在高校畢業(yè)生在求職中更加務實,很多人目光不會只盯著北京,盯著中央機關,到地方、到基層常常會有更安穩(wěn)的工作和生活。”

  中國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司司長聶生奎在去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舉行時就已表示,持續(xù)數年的“公務員熱”已經出現降溫趨勢。

  聶生奎認為,“公務員熱”降溫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近幾年就業(yè)問題有所緩解,中國求職者的就業(yè)選擇更加多樣化;二是很多人在報考時更加理性,不再抱著湊熱鬧的心理;三是一些高校畢業(yè)生還沒有做好到縣級以下基層工作的心理準備,放棄了報考。

  求職者的理性使得“公務員熱”的降溫仍在持續(xù)。今年以來,中國就業(yè)形勢保持基本穩(wěn)定,前9個月全國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994萬人,已提前完成全年900萬人的目標。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則表示,今年高校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形勢也略好于往年,更多的大學生選擇到基層、到中西部地區(qū)就業(yè)。

  事實表明,在基層做公務員同樣大有作為。今年26歲的薛華東在大學畢業(yè)時選擇了到縣里當公務員,并考取了山東省寧津縣國稅局。“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村的情況更加了解,對農民的感情更深,工作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薛華東說。

  從更深層次看,國家公務員考試一直以來堅持的公平公正原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今年進入中國財政部工作的公務員張記朋說:“我的家在山東偏遠農村,父母都是農民,我的任何成功靠的都是自身的努力。”在他看來,這項考試不問出身,而是看重一個人的品德和才華,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

  國家公務員局的統(tǒng)計表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來自普通家庭的考生成為國家公務員。從2011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錄用情況來看,29.1%來自農民家庭,15.9%來自工人家庭,來自公務員家庭的僅占12.9%,這項考試的公平性進一步凸顯。

  求職者的理性來自于這項制度不斷進行的改革。與此同時,有關人士仍呼吁公務員招考機制改革的進一步細化。北京大學學生就業(yè)指導服務中心陳永利指出,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這項要求過于“一刀切”,切斷了許多名校畢業(yè)生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理想,應當就這項政策做出更加細化的規(guī)定,以吸引優(yōu)秀人才到國家機關工作。

  對此,中國國家公務員局副局長楊士秋說:“公務員考試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是最大限度地體現社會公平,二是通過競爭的方式使優(yōu)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他表示,這項制度會通過不斷的改革完善,努力實現讓考生滿意,讓用人單位和社會滿意。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表情:
匿名

最新評論

2012年公務員考試課程表
2012年國家公務員面試起飛套餐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意見反饋 | 合作加盟 | 媒體關注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網址導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圖網校 版權所有 京ICP證09038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24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