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站
您的當前位置:華圖網校 > 公務員資訊(不用) > 國家 >
申論寫作致命誤區(qū)
2007-11-12 18:15  華圖網?!↑c擊: 載入中...

 

        申論寫作致命誤區(qū)一:忽略材料有效信息

        主持人:在申論考試中,有一些網友不知道怎么去寫這個申論,包括一些閱卷過程中,有一些閱卷的老師看到在申論考試的學生犯了很多錯誤,尤其請鄭老師分析一下,學生在考試中,經常容易出現的誤區(qū)什么?

  鄭岳峰:如果總結廣大考生在申論中所經常犯的錯誤,可能遭遇的一些致命誤區(qū),首先倒過來看,申論考試的本身和規(guī)律何在,我們仍然提醒大家注意,申論所設置的問題,無論是寫文章,或者概括材料,整理匯報,你要看無論題型如何變化,有一個基本前提沒有變,它會甚至一個將近一萬字的材料,根據材料來設置問題,這就決定了對問題的回答不是單純天馬行空,也不是單純的封閉式的,就題來答題,要結合材料。我們說要解決一個前提問題,申論考試本質何在,我們回答,申論考試如果從淺層次來看,考的是你如何運用特定的閱讀方法,特定思維方式,來對紛繁復雜的材料進行關鍵的閱讀,這個料中提出來最后有關鍵和有效的信息,把材料中所捕捉的信息,運用到答題過程中,如果從這個層次來看的我們認為申論考試的本質,在對材料信息的捕捉,以及在答題過程中具體運用。所以廣大考生一方面,當然是值得贊賞的地方,非常注重寫作,他們明白,要考察寫作的技巧,但是,在我們明白問題重要性同時,我們一定會從這個誤區(qū)邁入這個誤區(qū),申論是寫作考試不假,但是要學如何寫作,但是申論僅僅是簡單的寫作考試嗎,不是。

  申論的寫作背后考察的仍然是你是否能夠有效迅速提取材料當中的關鍵信息,然后運用到寫作框架中,申論文章的寫作框架和結構本身不是目的,是手段。最終一個作用在于哪,在于用一個一目了然,一馬平川這種框架和邏輯層次,將材料中所提取一些問題的核心信息點,比如說問題有哪些變化和缺陷不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問題的原因,包括這個問題有可能會造成什么影響和后果,這是關鍵的信息,把它體現在寫作框架中,我們閱卷老師,實際上閱卷采分點實際上就落在了原因、類型、對象、影響等方面,所以申論文章寫作,語言是前提,文章結構是前提,大家語言和文章結構不是目的,是一個前提,是把材料中的信息加以整合,富有立體感的邏輯層次文章架構體出來了,從而讓一馬平川式呈現閱卷者眼前,對未來的工作而言,對未來的政府管理工作而言,是為了讓把基本信息點一目了然呈現在公眾眼前,這是一個誤區(qū)。

  我們非常注重寫作,但是往往留有另外一個誤區(qū),以為申論是單純的寫作,而忽略材料,忽略對材料關鍵有效信息的提煉,所以我們說過,申論的命題材料是材料問題,根據材料設置問題,就決定了,我們把握申論從技巧這塊不但要把握一個題型如何回答,比如讓你整理一份匯報材料,如何整理,讓你寫作一篇評論性文章,如何寫作。但是,我們這僅僅是一個問題的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是你如何在文章框架中,在你的匯報材料中,體現出材料中的核心本信息點這是一個誤區(qū),我們把申論當做簡單的寫作考試。

申論寫作誤區(qū)二:當做純粹社會問題考察

   申論寫作的第二個誤區(qū)。我們說,在廣大考生備考中,有一個代表意見是,前面的代表做法是非常注重平時背一些范文,申論的寫作語言,這沒有錯,但是你如果過度話,把它當成寫作考試,這是一種流行的做法,在考生中備考的方向。在廣大考生中,另外一種流行的備考方向是非常注重去了解,甚至去熟記,那些社會熱點問題,比如說食品問題,住房問題,教育公平問題,收入分配問題,這固然是值得贊賞的。我們認為,這樣的努力固然會為你贏得回報,但是在這個努力過程中,同樣存在一個非常致命誤區(qū),如果前面把申論當做純粹的寫作技巧考試,后一類考生把申論當做的純粹社會問題的考察。

  其實,即便是同一個社會問題,比如說土地問題,你如果平時非常關注,也非常了解,那么又如何呢,這個土地問題,可能在材料中,所需要你提取的信息點和平時所遇到不一樣,不一樣的角度,即便利用積累來答題,恐怕并沒有獲得有高的得分點,有效的得分點仍然來自你對材料中關鍵信息的提取,所以把握社會問題沒有錯,但是你如果把申論當做一個簡單壓題考試,恐怕進入另外一個誤區(qū)廣大考生或者很多同學非常努力,但是我們說要在正確的方向努力,一種錯誤的方向,任何努力有可能是效果適得其反,這樣努力方向值得贊賞,但是在這兩種努力方向中要尋求一種平衡,

  一方面注重寫作技巧的提高,注重常用的申論文章語言的積累,注重比較清晰的結構,另外要注重對社會問題的把握,但是兩者并不是都是申論考試的本質所在,申論考試本質,仍然是針對特定的社會熱點問題,從材料當中來尋找該問題的原因和對策,而不是完全依賴你背誦和積累,你愛積累更好,可以把問題說得更詳實,更加深層次,所以我們說往往都在兩個誤區(qū)中徘徊和盤旋,有兩個誤區(qū)并不是純粹的誤區(qū),至少是努力方向是值得贊賞的,但是在我們說不要過度,不要把申論理解過于片面的寫作方式,和社會問題單純的考察,我們要做,把社會問題分解四個方面問題基本方法、影響后果、意義、原因對策,然后把這個問題的四個基本方面,至于一個比較完整清晰的文章結構框架中,然后能夠讓我們閱卷者一目了然看到你基本信息點,這個道理好象一個拳擊比賽,你會發(fā)現,看上去這個比賽臺上,氣勢非常兇猛的選手未必獲勝,而保守的選手可能會獲勝,因為這個選手都是擊打有效部位。

  對我們來說同樣是如此,我們從2006、2007年閱卷平均分來看,大多數考生不到50分,2007年不到30分,為什么我也有很多學生,普遍反映有的人認為自己的文字功底好,學新聞專家的,文章寫出來氣勢磅礴,一氣呵成,認為自己應該成績不錯,另外一種意見,他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的,他們對土地問題,方方面面,比如說對中國土地所引發(fā)的社會后果,對中國的土地轉讓交易體制,與土地有關的經濟問題都非常了解,覺得自己非常專業(yè),也應該很優(yōu)秀,但是結果與自己的意料形成很大的反差,這都是因為我們要告訴你們,申論既不是純粹的考試,你在寫作是不是有效擊打到有效部位,是材料的核心信息點,對社會問題,我承認你非常專業(yè),但是對社會問題的把握如果你單純從自己的專業(yè)角度而不是結合材料的話,你仍然沒有像我們說的,拳擊臺上獲勝的冠軍把自己的拳頭擊打每一個有效的部位。

看過本篇的網友還看過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表情:
匿名

最新評論

一周資訊排行
本月資訊排行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意見反饋 | 合作加盟 | 媒體關注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網址導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圖網校 版權所有 京ICP證09038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24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