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參加今年公務員招考的西安考生孫先生,在艱辛跨過筆試門檻后,因為學歷專業(yè)與所報考職位的專業(yè)要求不符,不能通過面試資格復審,不得不黯然地結束今年的“公考”奮斗。孫先生對自己的遭遇表示不解。
專業(yè)不符卻通過了網審
“如果專業(yè)和報考職位不對口,為什么網審能過?”這是孫先生目前最為質疑也最感“冤枉”的地方,他讓記者看了他今年參加陜西省公務員考試的準考證,上面清晰地顯示著他的報考信息,以及報考職位,“如果我的學歷專業(yè)有問題,不符合報考資格,怎么能夠通過網審還拿到了準考證呢?”孫先生說。
孫先生2009年畢業(yè)于西安理工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yè),后在西安的一家私企從事網絡方面的工作,由于身邊當警察的朋友不少,自己也很喜歡 “警察”這個職業(yè),而且感覺其工資待遇也不錯,便決定參加今年4月的陜西省公務員考試。
“為了準備公務員考試,過完年我把工作都辭了,專心復習。”孫先生說,“我報考的職位是西安市城區(qū)分局 (基層科所隊科員),當時這個職位招考的專業(yè)要求是計算機,而我的專業(yè)是“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但是我電話咨詢后得知我是可以報考的,所以就在網上填寫了報考資料。”數(shù)日后,他的報考資料通過了網絡審核,并成功領取了準考證。
復審時被告知專業(yè)不對口
孫先生通過努力,闖過了筆試關,到了面試階段。但當他于5月24日前往指定地點接受面試資格復審的時候,才被告知,自己的學歷專業(yè)與所報考職位的專業(yè)要求不符,“他們說我報考職位的專業(yè)要求中沒有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當場給我 ‘復審不過’的決定。”孫先生告訴記者。
“我向他們表示抗議,我的學歷專業(yè)在網審的時候都通過了,即是表示我符合報考該職位的資格,現(xiàn)在卻又說我不合規(guī),那網審的結果還能信嗎?”孫先生說,“我跟西安市公務員局溝通過很多次,但是他們依舊認定我的專業(yè)不合要求,而且認為這是我個人的失誤。”
“不過我有一個同學,和我學的是同一專業(yè),報考的是同一職位,他卻沒有通過網絡審核,轉報了其他的職位。”孫先生介紹說,并且質疑,同一種考生情況卻有著不同的審核結果,那因審核問題造成的當前后果,難道應該算作自己的責任嗎?
省公務員局稱會進行調查
記者前往省公務員局了解情況,局內相關人士稱:“如果考生對于復審的結果有異議,可以直接向我們局里反映,也可以通過省公務員局網站上的局長信箱進行反映,說明情況,我們會根據(jù)考生反映的情況進行具體的調查,并作出最終的解釋。”對于網審通過并發(fā)放準考證是否意味著考生填報資料得到認可的問題,省公務員局的相關人士稱其為具體的專業(yè)性問題,而未進行回答。記者發(fā)稿前,孫先生已經通過省公務員局的局長信箱將自身經歷進行了反映,本報將繼續(xù)關注此事件進展。
小鵬是2007屆西藏民族學院畢業(yè)生,于2004年參加陜西省普通高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經陜西省招生委員會審核,錄取到西藏民族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3年制高職(???專業(yè)學習,于2007年完成學業(yè),頒發(fā)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3年制??飘厴I(yè)證書,并完成了學歷信息的電子注冊。2010年,小鵬在參加陜西省公務員錄取考試,在網上報名填寫報名表時,卻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