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站
您的當前位置:華圖網(wǎng)校 > 公務員通用 > 行測輔導 > 言語理解 >
2011年424公務員聯(lián)考言語理解真題分析
2011-04-25 22:47  華圖網(wǎng)?!↑c擊: 載入中...

  424多省聯(lián)考在昨天已經(jīng)落下帷幕,這次行測考試在題型題量方面有了微調,值得注意的是,在往年聯(lián)考中,言語理解一直保持30道題的題量,其中,10道選詞填空題,20道片段閱讀題;但是今年增加到40道,選詞填空題量升至20道。由此可見,今年聯(lián)考這一部分的試卷分布已經(jīng)和國考保持一致;同時我們也能夠看出行測偏向文科測試的趨勢。接下來,華圖教育高楠老師為廣大考生分析此次言語理解的出題特點,同時對部分真題做深度解析。

  選詞填空部分難度較2011年國考略有上升。出題特點明顯體現(xiàn)出國考和聯(lián)考的風格,即在考察詞語搭配的同時,還側重考查語境和正確選項的互解和對應關系。而這一點,也正是我們在課堂上反復和學員強調的聯(lián)考解題技巧。

  【例1】近年來,志愿者運動( ),我國經(jīng)濟獲得了長足之后,有了推行志愿者運動的( )。盡管初始稚步,但既然開始了,且方向正確,總會逐漸成熟。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悄然興起 條件          B.方興未艾 機制

  C.欣欣向榮 實力          D.如火如荼 資本

  【解析】此題答案為A??忌枳⒁獯司?,“盡管初始稚步,但既然開始了”說明志愿者運動剛剛興起,四個選項中,只有“悄然興起”表示剛剛興起的意思。方興未艾,比喻事物發(fā)展處于蓬勃狀態(tài),它和欣欣向榮以及如火如荼都含有事物發(fā)展處于鼎盛狀態(tài)之意。所以此題的答案是A。

  【例2】當前人們常常感嘆藝術的功利化和庸俗化的傾向,這已是有目共睹的現(xiàn)實。這種傾向的本質正在于畫家審美精神和文化品格的()。在油畫創(chuàng)作中技巧固然重要,但這畢竟只是(),實質起作用的還是畫家自身的審美精神和文化品格。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意識性 外表             B.取向性 鋪墊

  C.鄙俗化 方法             D.貧乏化 基礎

  【解析】此題答案為D。通過“功利化和庸俗化”我們可以得知作者的感情色彩是消極的,所以根據(jù)語境的感情色彩,可以發(fā)現(xiàn)C和D選項是貶義的,符合語境色彩。關鍵是第二個空兒,文段第三句話“但這畢竟只是()”中的這指代的是技巧,所以這句話相當于“技巧畢竟只是()”,如果將“方法”代入,則“技巧畢竟只是方法”,這明顯不對;但是將“基礎”代入,則為“技巧畢竟只是基礎”,符合語言表達習慣。所以答案是D。

  【例3】中國古代官員普遍好讀書,這是一個悠久的良性傳統(tǒng)。在古代,官員的讀書是()的現(xiàn)象,大凡為官一生,“致仕”(退休)時一般也要“刻部稿”,企盼給后世留下一點()。

  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廣泛性 流風余韻            B.官場化 星星之火

  C.持續(xù)性 雪泥鴻爪            D.社會話 前車之鑒

  【解析】正確答案C。“為官一生”一詞提示我們讀書是持續(xù)性的。雪泥鴻爪:比喻往事遺留下的痕跡。流風余韻:前代留下來的風尚。星星之火,比喻小亂子可以發(fā)展成大禍害看,也比喻開始時顯得弱小的新生事物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fā)展前途。前車之鑒,比喻當做鑒戒的前人的失敗的教訓。語境的意思是刻一部書稿,留下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正確答案是C。

  今年選詞填空考察成語較多,但是依舊是以國考和聯(lián)考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高頻成語為主,在復習備考時,我們也給大家圈化過重點成語,比如“別出心裁、理所當然、人云亦云、各抒己見、自怨自艾”等,這次均有出現(xiàn)。

2011年424公務員聯(lián)考真題答案匯總 答案交流專區(qū) 在線估分

名師第一時間解析真題 424聯(lián)考各省歷年分數(shù)線 圍觀424聯(lián)考

看過本篇的網(wǎng)友還看過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表情:
匿名

最新評論

一周資訊排行
本月資訊排行

更多>>名師講座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意見反饋 | 合作加盟 | 媒體關注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址導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圖網(wǎng)校 版權所有 京ICP證090387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024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