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2012年廣西“公考”行測大綱及上述表格我們可以做出如下預測:
1.試卷考查的題型仍將由五部分組成: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只是各部分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有可能會進行微調。
2.“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邏輯填空”中很有可能仍以“近義詞”辨析和“成語”辨析為主;“片段閱讀”中很有可能仍以“主旨概括題”、“意圖判斷題”、“細節(jié)理解題”、“語句排序題”、“語句銜接題”為必考題型,“態(tài)度觀點題、詞語理解題、代詞指代題、標題填入題”為選考題型。因此,考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
3.“數(shù)量關系”部分:在2011年、2012年的行測大綱的題型介紹中,有“數(shù)字推理”這種題型。然而在2011年上半年的“聯(lián)考”中,卻沒有涉及“數(shù)字推理”,這與近兩年的國考是趨于一致的。所以,考生在該部分要以“數(shù)學運算”這一題型為備考重點。
4. “判斷推理”部分:在2011年和2012年的行測大綱的題型介紹中同樣也有“類比推理”這一題型,然而在2011年上半年的聯(lián)考試卷中這一題型也處于 “缺席”的狀態(tài)。其實,考生只要了解一下2012年國考試卷中該部分考查的題量只有5題就可以做出判斷:以“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邏輯判斷”為主要題型備考,“類比推理”適當關注即可——主要是因為,“類比推理”的試題難度不易提高、新意不易提升。如果要提升“類比推理”的難度及新意,加入常識的內容是 2011年下半年“聯(lián)考”的嘗試及創(chuàng)新所在:
如(2011.9.17第95題):曹操∶張遼∶《三國演義》
A. 寶釵∶襲人∶《紅樓夢》 B. 宋江∶關勝∶《水許傳》
C. 唐僧∶佛祖∶《西游記》 D. 秦瓊∶程咬金∶《隋唐英雄傳》
該題不僅考查了人文常識人物的出處,更考查了人物之間的內在關系:上下級。所以這一點在 考生備考時應引起足夠的注意。
5. “常識判斷”部分:對各類考生(只要試卷中考查常識判斷這一部分內容)來說都是一個難點,主要是因為范圍太廣。所以,考生一定在往年試卷考查點的基礎上備考外,更要注重平時的留心、積累。
6. “資料分析”部分:在2011年上半年的試卷中,該部分分別有統(tǒng)計性的圖表、數(shù)字及文字材料的構成。在該部分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該部分有文字材料、統(tǒng)計性的圖表、數(shù)字及文字的成構材料三種材料的話,建議考生先做統(tǒng)計性的圖表材料,再做數(shù)字及文字的成構材料,最好做文字材料。因為統(tǒng)計性的圖表材料提取信息非常容易,這也就為加工信息造就了便利的條件。當然,每個材料后設置的5道題目中都有難、易不同的題目,這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識別、選擇的能力。
總而言之,2012年廣西行測大綱“趨同求穩(wěn)”對于考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同時,考生也不要放松警惕:“公考”畢竟是選拔性考試,既然走向了“聯(lián)考”趨于規(guī)范化、科學化之路,這也同時意味著試卷整體難度不會降低。所以,考生要想在千軍萬馬上脫穎而出,把握大綱中所透露的信息動向是必然的,只有自己的辛勤付出、善于梳理歸納、掌握解題技巧才是真正主宰自己的“定心丸”。
匿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