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聽聽百姓的呼聲
前不久,財政部公布的《我國個人所得稅基本情況》透露,2008年全國個人所得稅總收入為3697億元,其中工薪階層貢獻1849億元,占個人所得稅總收入的比重為50%左右。報告同時指出,根據經濟發(fā)展情況、居民消費支出、市場物價水平等變化情況,今后個稅起征點還將適時作出調整。上述報告引起社會輿論及廣大民眾的高度關注,人們對于個稅改革充滿期待,同時也不乏中肯的批評與合理的質疑。
工薪族成個稅“主力軍”令誰汗顏
自1981年實施個稅征收以來,我國廣大的工薪階層一直是個稅繳納的“主力軍”,盡管多年來社會各界對此問題的批評與質疑之聲不絕于耳,但始終未見決策層有太大的反響,無怪乎民間輿論對此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不滿。
安徽讀者張永琪認為:工薪階層對個稅貢獻率已占到50%左右,令人驚訝。2008年全國個人所得稅總收入為3697億元,而1994年全國個人所得稅總收入才72.67億元,14年時間增長了50倍。而拉動個稅大幅增長的主力軍成了收入不高、支出卻不低的工薪階層,這合理嗎?提高個稅起征點的呼聲已非一日,工薪族呼聲更高。但在一些專家“若提高起征點,高收入者會多受惠”觀點的主導下,個稅起征點還是維持在2000元,且短時間內難有大的提高。
上海讀者楊海東指出: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局面,與個稅征管的“視角”不無關系。我們的個稅征管,不是將眼睛投向富人收入的“灰色地帶”,而是緊盯在工薪階層的工資上;不是將眼睛投向富人們慣用的諸如“個人開支與公司經營成本打統(tǒng)賬”等偷漏稅行為上,而是將堵漏增收圈定在工薪階層的工資袋上,于是造成了工薪階層力挺個稅“半壁江山”的尷尬局面。
重慶讀者楊光志的看法是,現(xiàn)行個稅政策讓工薪層當主力,真的是惠富損窮。個稅作為收入調節(jié)杠桿,如此失衡,結合近期發(fā)布的“我國貧富懸殊不斷加大,收入差距達12.66:1”的數據來看,個稅改革作為以公平為目標的第二次分配方式最有效的調節(jié)器,須得趕快出手制衡,而不是“還將適時作出調整”的模糊表態(tài)。
安徽讀者童克震表示:工薪族的貢獻占據個人所得稅“半壁江山”,不符合當今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實際上,我國演藝界、科技、教育界、商界等領域人士收入遠遠超過納稅起點,有不少卻遠遠躲在稅務機關的管理之外;一些名人偷稅、漏稅的能力非常強大,偷稅、漏稅行為屢屢得逞,他們寧愿受人詬病、甚至不惜坐牢,也不肯規(guī)規(guī)矩矩納稅。某些監(jiān)管部門的“不作為”和偷稅者的“皮太厚”,造成無法計算的個人所得稅流失。從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情況看,工薪階層個稅所占比例不應占據“半壁江山”。目前的狀況,難道有關政策制定部門不覺得汗顏么?
楊海東認為,無論從社會擔當的角度,還是從社會公平的角度,工薪階層都不該充當個稅的“主力軍”。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無論個稅如何改革,都難以觸及富人的“神經”。這其中,“壁壘”何在?“瓶頸”是什么?其實,富人納稅的“灰色地帶”投射出的,已經不是“灰色收入”這么簡單,恐怕涉及“權錢勢力范圍”的社會“灰色地帶”。這不僅需要個稅征收產生制度性變革,還需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法律的跟進。
提高起征點,到底誰受益更多
為了應對物價的上升以及節(jié)節(jié)攀高的生活成本,廣大中低收入階層殷切期盼政府提高個稅起征點。而近期有關專家發(fā)表的“大幅提高起征點后,高收入群體受惠更多”的觀點,遭到媒體及社會大眾的普遍質疑。
就像本刊讀者所言:“如果提高了起征點,高收入者受惠更多,這就說明個稅政策有問題。我們不能用不改革來掩蓋問題,還為不改革找個理由出來,恐怕這是一個極度愚蠢的做法。”
還有讀者表示,多年來,我國的稅收政策并未達到預期的目標,雖說個人所得稅不是“劫富濟貧”的工具,也并非調節(jié)社會貧富差距的“利器”。但針對個稅改革諸如“起征點”“全員全額申報”等征管措施的質疑,無不明確地表達出人們對當下“富人寡稅”現(xiàn)象的批評。
讀者張永琪質疑:提高個稅起征點,明明應該是工薪階層受惠多,可一些專家卻說高收入者受惠最多,這個賬到底是怎么算的?且是站在什么立場上算的?
北京讀者楊振威說:在“97%的網友認為個稅起征點應該提高”的強大民意支撐下,奈何個稅起征點提高的問題總是一拖再拖,直至有人拋出“提高起征點高收入群體受惠更多”之類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言論。個稅起征點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稅負減少,這是擺在眼前的實惠,何言受損?中低收入者不繳或少繳稅,是“明補”;而所謂的繳稅后的返補,是“暗補”。究竟補到哪里,補給誰了?不得而知。
安徽讀者肖華表示:為什么大幅提高個稅起征點受惠多的是高收入者?就因為我們當前的個稅收入大部分來自中低收入者。如果我們改變政策,讓富人所交的個稅占整個個稅的80%甚至更高,那么受惠多的還會是高收入者嗎?還會大幅度減少國家財政收入嗎?
個稅改革應從制度設計上體現(xiàn)公平
實施個稅征繳近30年來,社會各界關于個稅改革的呼聲不斷,但人們看到的只是將個稅起征點作了有限的兩次微調,個稅調節(jié)貧富差距的作用并未因此得到充分體現(xiàn),特別是個稅征收環(huán)節(jié)如何體現(xiàn)社會公平公正,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江蘇讀者楊亞軍指出:個稅征收體制的弊端多年未改,原因就在個人所得稅一刀切的征收辦法,總讓人感覺不公平。個稅征繳的合理性不僅在于起征點高低和稅率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它的導向性。對個稅的征收應首先考慮對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的承擔。例如,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納稅人盡管收入不低,但由于家里不工作的人多,一刀切地征稅,就會令其生活變得困難,這種不考慮家庭負擔的單一征收辦法,顯然不夠人性化,也不符合國際個稅征收的通用核算方法。因此,如果個稅征收仍然只考慮納稅人收入的多少而不考慮其家庭負擔,只考慮起征點的高低而不考慮各地區(qū)的消費情況,無論怎么改總難實現(xiàn)稅負公平。
重慶讀者楊光志認為:個稅征繳要著力做到的,是將工薪階層的負擔降下來,至于怎么設計讓肥得流油的富裕家庭不那么一刀切地享受優(yōu)惠,其他一些國家的制度可以借鑒。在美國或德國,就沒有將個稅統(tǒng)一設置起征點,而是隨納稅人申報狀況、家庭結構及個人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個稅改革,要從制度設計的起點上貫徹公平公正的原則,以公平公正來取信于民,讓公平公正來解決個稅征繳過程中的不完善和漏洞。
湖南讀者舒圣祥表示:個稅稅制不理想的地方其實很多,在經過幾次調整之后,個稅扣除標準反而是問題最小的一個;其他那些巋然不動的痼疾,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比如完善累進稅率方案,盡快以家庭為單位征繳個稅并根據家庭情況采取不同的征繳標準,建立個稅與經濟運行情況的快速聯(lián)動機制等等。
讀者吳睿鶇建議:個稅改革不應死盯起征點,應實現(xiàn)以家庭為中心的綜合稅制,這才是我國個稅發(fā)展的未來趨勢,才能逐漸實現(xiàn)個稅征繳向“人性化”管理模式邁進。
2010年黑龍江省公務員考試日程表 | |
2009年9月6日-16日 | 網上報名 |
2009年9月6日-20日 | 網上繳費 |
2009年10月13日—23日 | 準考證打印 |
2009年10月24日 | 筆試時間 |
2009年福建省秋季公務員考試日程表 | |
8月14日-23日 | 網上報名 |
8月14日-23日 | 網上繳費 |
9月4日—13日 | 準考證打印 |
9月13日 | 筆試時間 |
2009年重慶市公務員考試日程表 | |
8月10日-15日 | 網上報名 |
8月19日前 | 網上繳費 |
9月8日-12日 | 準考證打印 |
9月13日 | 筆試時間 |
2009年河北省公務員考試日程表 | |
8月22日-28日 | 網上報名 |
8月22日-29日 | 網上繳費 |
9月9日-12日 | 準考證打印 |
9月13日 | 筆試時間 |
2009年遼寧省公務員考試日程表 | |
8月3日-8月12日 | 網上報名 |
8月3日-8月12日 | 網上繳費 |
9月1日-9月13日 | 準考證打印 |
9月13日 | 筆試時間 |
2009年內蒙古公務員考試日程表 | |
8月22日-27日 | 網上報名 |
8月24日-29日 | 網上繳費 |
9月8日-12日 | 準考證打印 |
9月13日 | 筆試時間 |
2009年海南省公務員考試日程表 | |
7月20日-28日 | 網上報名 |
7月20日-30日 | 網上繳費 |
8月20日-28日 | 準考證打印 |
9月13日 | 筆試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