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即將啟動。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司負責人表示,新一年度國家公務員招考將加大對考生“德”的考察,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意識較差將不得錄用為國家公務員。
這里說“將加大對考生‘德’的考察”,是說以往的公務員招考已經包括對考生“德”的考察,現(xiàn)在要對這方面的內容加以突出、強化。而對于“考生政治品德不良,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意識較差將不得錄用為國家公務員”,不應機械理解為德行考察只包括政治品德、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意識三項——實際上,公務員的德行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個人品行、職業(yè)道德、生活作風等等,都應當納入德行考察的范圍。道理很簡單,公務員作為執(zhí)掌公權力和履行公務的重要群體,其德行不但對其他社會成員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而且或多或少會對公務員行使權力、提供公共服務產生影響,對公務員的德行,理當比對普通人課以更高的標準,施加更嚴格的要求。
中國一向有“以德修身”、“才德兼?zhèn)?,方可任?rdquo;的古訓。古人講“先立德、后立功、再立言”,強調要通過修身樹立良好的品德,然后才能成長成才,通過功業(yè)、言論對他人和社會產生影響。這些觀念在今天并不過時。近年來,中央高層反復強調,要堅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選拔任用那些政治堅定、有真才實學、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zhèn)涞挠萌藢颉?/p>
公務員是領導干部的“蓄水池”,對領導干部德行的要求和考察,是對公務員德行的要求和考察的集中體現(xiàn)。這些要求有著十分迫近的現(xiàn)實針對性。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屢屢曝出公務員和官員道德迷失、作風敗壞的丑聞,僅在今年,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有廣州市白云區(qū)新市街道辦事處主任劉寧身陷“艷照門”、云南昆明市發(fā)改委收費管理處副處長成建軍和河南汝陽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田漢文分別曝出“有圖有真相”的“艷照”、江蘇溧陽市衛(wèi)生局局長謝志強在微博上與情人調情相約開房、湖北襄陽市樊城區(qū)法院院長范海濤疑似與一名女官員到賓館開房、貴州貴陽市地稅局辦公室主任王先貴用手機與情婦“激情聊天”等6起丑聞被媒體曝光。目前,上述6人均已接受組織上的調查,其中3人被免職,有的還可能因其他違法行為受到處罰。這類丑聞足以表明,對一些公務員和官員而言,生活作風、個人德行再也不是一個無傷大雅的“小節(jié)”問題,而是一個必須提到人格鑄造和官德建設的高度,下大力氣認真解決的重大課題。
公務員召開加大對考生“德”的考察,是為了在進入環(huán)節(jié)嚴格把關,防止道德迷失、作風敗壞、政治品德不良、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意識差的人混進公務員隊伍。從國家公務員局考試錄用司負責人的分析看,對公務員德行的考察,將是在公務員考試的筆試和面試之外進行的一種考察,需要采用一套新的考核測評體系。為此,應當設計一套科學、完整的考評目標和操作辦法,逐步加大公眾參與考評的權重和范圍,最大限度地遏制考察過程中的利益糾葛和人情干擾,革除“小圈子評定”和“老子評定兒子”的弊端,防止不正當交易和腐敗行為損害德行考察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除了嚴把進口關,對于公務員隊伍中的德行有虧者,須依法依規(guī)予以問責處理或給予黨紀政紀處分,觸犯刑律的必須追究刑責,不能因為其公職身份而法外施恩。通過強化動態(tài)管理和“懲戒性退出”機制,促使公務員加強人格砥礪和道德修養(yǎng),以嚴厲的“群體凈化”措施和完備的制度建設,不斷提升公務員隊伍的整體道德水平。這方面的工作成效,將對報考公務員的考生形成強大的警示與引導效應,使他們從一開始就注重個人德行的完善,自覺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情趣、良好的政治品德、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為成為合格公務員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