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試命題會突出考查考生正確認識現實問題、合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素質
公務員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執(zhí)行者,其素質狀況直接影響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決定著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一個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公務員,一定是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熟悉基層工作方法,了解基層百姓疾苦。
(一)提醒:
一些從家門到校門、又直接進入機關門的公務員,由于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的相對缺乏,使他們的視野很難落在遠離自己生活的基層現實,由于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缺乏對群眾疾苦的了解,很難做到關注民生、貼近實際。所以,考生一定要在面試時體現出自身通過基層工作經驗獲得的成長和積累的經驗。
(二)建議:
考生在答題時要注意體現以下幾點:
1.自己具有基層工作經驗:
答題時緊密結合個人經歷,充分挖掘和利用過往所學所知和所感,以個性化方式體現出自身具有的基層工作經驗。不僅在自我認知與職位匹配類題型中有所體現,在其他題目的解答中,也可以通過舉例、對比、回憶、表態(tài)等方式展現已有經驗。
2.自己熟悉基層工作方法:
在遇到解決問題或提出對策類面試題目時,對工作要點和具體方法要進行概括和提煉,尤其是解決問題時對于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判斷和把握,以及提出對策時的可行性、操作性等??忌梢詫㈩}型通過模塊合理劃分,并進行規(guī)律梳理與總結。
例如,考生在答題時可以談到:“不同工作方式得到的結果不同。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時代不同賦予我們不同的使命。”即使題目中交代的問題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也可以在提出對策時,著重提到哪些措施能使問題的解決既高質又高效,以體現自己思考問題的深入和全面。
3.自己了解基層百姓疾苦:
在答題時要注意擺正立場,融入感情。政府用人的導向就是基層群眾實際需要。因為不管你工作在哪個層次,身居何位,但最后制定的政策,作出的決策,無一例外,都是服務于基層群眾的,基層群眾才是各項政策制度的最終落實者和體現者。
一方面,考生可以結合自己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體會,例如三農問題,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先后出臺了一些重要政策。但是這些政策是怎樣在農村中落實的,農村的實際情況又是怎樣,我們黨在農村基層是怎樣發(fā)揮作用等方面,考生都可以進行詳細闡述。
另一方面,在對題目進行判斷和思考時,考生一定要注意與群眾和政府的價值取向保持一致,此時考生可以適當融入個人感情,例如引出曾經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某些經歷,這些實踐經歷讓自己深切地了解群眾的冷暖安危,想問題、辦事情與群眾“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