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中國軟件評測中心2日在京發(fā)布的2011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顯示,我國政府網站還存在服務能力不高和管理水平偏低等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信息和服務覆蓋面、實用性不夠、有效性有待提升。部分政府網站存在服務要素資源匱乏、深度有限、內容更新不及時等問題,服務實用性低,形式化現(xiàn)象嚴重。
【解析】
一、危害和影響:
第一,政府網站流于形式,直接導致政府資源的浪費,建設這些網站投入了大量財力。
第二,更重要的是,“浪費”將導致群眾的訴求無法向上層表達,群眾的問題無法向上層反映,群眾的需要無法向上層呼吁,而這些對和諧社會的建設都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第三,損害了政府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破壞了政府的公信力。政府網站的長期“休眠”使得社情民意通道不暢通,反饋不及時,造成了推諉塞責、溝通渠道形同虛設等問題。
二、對策措施:
第一,治療政府微博的“休眠癥”,關鍵在于政府官員要真正樹立起為群眾服務的意識,關心百姓的疾苦,讓政府網站真正地運轉起來,做到來信、來電、來訪必復,及時處理,及時反饋,樹立起良好形象。如此,則社情民意通道暢通之日就為時不遠了!
第二,統(tǒng)一協(xié)調,專人管理。既然是政務微博,特別是以政府機構實名注冊的微博,就不應該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要專人管理、規(guī)范管理、專業(yè)化管理,做到及時更新、隨時互動。同時,文風上要適應網絡和微博的氛圍和語境,避免板起面孔、高高在上、自說自話,更要避免粗話雷語敗壞了政府形象。
第三,重在行動,解決民眾的難題。網絡問政不僅在于政府說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做了什么。網絡問政是“知”、了解民眾對政府的需求,而最終還得靠“行動”為民眾解決問題。
因此,通過政務微博等形式加強與民眾的有效溝通,從而推動和改進工作,迅速、有力地解決群眾反映的矛盾、難題,這才是政務微博和網絡問政的根本要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