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爸"之前有把女兒"罵"進美國名校的"虎媽",他們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既有媒體炒作的因素,更源于社會心理對"蜜糖式"家庭教育的一種反思。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以及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和投入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打也不是,罵也不得,久而久之,孩子嬌縱,心理承受與生存能力欠缺,有的甚至喪失了基本的敬畏與感恩之心。在這種情境下,"虎媽狼爸"式教育受追捧,也就不難理解。
@在目前通行的應試教育"大旗"之下,是不怎么講究學生們?nèi)姘l(fā)展的,而且檢驗教育和教學成果的主要指標或唯一指標也是分數(shù),以及分數(shù)這一唯一衡量標準之下的"進名校、上北大",而后就是與應試教育相結(jié)合的"只有名?;蛞涣鲗W校"畢業(yè)生,才能更好的找到工作、實現(xiàn)成功價值。這正是時下應試教育判定學生成功和教育是否成功的"路線圖"。在這樣的成才"路線圖"之下,家長們往往別無選擇。所以,"中國狼爸"的出現(xiàn),與該家庭教育的傳統(tǒng)有關("狼爸"也是被其母親"動輒就打"的教育方法打上名校的),但更與應試教育之下的成才模式和評價機制密切相關。
三、模擬題
從之前把女兒"罵"進名校的"虎媽"到如今把孩子"打"進北大的"狼爸"的出現(xiàn),引發(fā)了人們對于正確的教育模式、成功教育定義的大討論,談談你的看法?
四、參考解析
"狼爸"、"虎媽"隨著媒體的報道,名揚大江南北。他們所宣揚的極端的教育方式也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討論,有人宣揚支持,有人抨擊反對。支持者認為"狼爸虎媽"的教育成果還是很"顯著"的,孩子紛紛進入名校,這是多少家長、多少孩子們的愿望;反對者則認為"狼爸和虎媽"的教育方式完全是一種"棍棒"教育,是早已經(jīng)被淘汰、被否定的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教育方式。
出現(xiàn)這樣的爭議我認為是很正常的,每個人對于成功教育的評判標準是不同的,自然認定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而我們所需要思考的是"狼爸虎媽"產(chǎn)生的喧鬧的背后所隱含的廣大家長們對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迷茫,以及目前我們國家教育體制、教育方式的不完善。
首先,對于題目中提到的"狼爸虎媽"極端的教育方式,我認為需要客觀公正地看待。這種教育方式的一個特點是"家長主導型",由家長來決定孩子的成長方式和成長路線,并利用一些懲罰手段去維護家長的權(quán)威,達到既定的教育目的。雖看似"暴力、專制",卻也隱含了"狼爸虎媽"對于孩子們的關心和對于孩子們成才的重視。
但是這種教育方式的弊端還是非常明顯的,雖然教育的結(jié)果表面上看起來是成功的,孩子們進入了名校,但是決不能因此去宣揚和推廣。因為進入名校并不是斷定一種教育方式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狼爸虎媽"的教育方式是否真正獲得了成功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其次,我們也應該看到"狼爸虎媽"之所以受到有很多家長的追捧,主要原因是大家對于成功教育的判定標準就是考高分、進名校,根本原因則是應試教育在中國的深遠影響。這種影響造成高校招錄以分數(shù)為主,學校也是以育知為本,著力于提高學生的考分,家長們更是"擇校成風",盲目追求名校,對于孩子們的全面發(fā)展時極其不利的。
我國政府已經(jīng)認識到應試教育的弊端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2010年國家頒發(fā)的《教育規(guī)劃綱要》提出各地要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教育理念,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成才。這種教育理念的提出為各地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大方向,為各級教育部門提出了工作的基本要求。
對于學校來說,應把思想品德教育、素質(zhì)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要對學生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教育、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法制觀念和公民意識教育,把"德育為先"、"推進素質(zhì)教育"落到實處;廣大的教育工作者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掌握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夠在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人權(quán)利,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的基礎上來幫助他們、要求他們、因材施教;家長們也應轉(zhuǎn)變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理念,關注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在尊重孩子自主權(quán)利之上給予孩子合理的引導和教育。以自身的豐富閱歷和專業(yè)的眼光幫助孩子進行選擇、判斷,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規(guī)劃孩子成才;總之,社會各界都需要認識到身上肩負培養(yǎng)優(yōu)秀下一代的責任感,共同努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構(gòu)建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幫助孩子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保障其健康成長,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提升我國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