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例文】
科學考評政府
以考核評價官員,古今中外行之久矣,究其含義,不僅為進退不肖,更為以政績指揮棒,將國家的政治決策高效地推進落實。
政府績效考核,被視為“靜悄悄的政府革命”,近幾年來一直在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框架中占有重要位置。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建立體現(xiàn)科學發(fā)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干部實績考核評價制度;溫家寶總理要求抓緊研究建立科學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其戰(zhàn)略思維一以貫之。
科學的績效評估,看的是政府向社會最終交出的成績單,考評更直接、更客觀、更全面。目前,全國范圍內(nèi)推行政府績效考核已箭在弦上;各地通過探索也積累下較豐富的經(jīng)驗。近日,中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體系研究課題組出臺中國政府績效評估報告,可視為迎接政府“大考”的“技術標準”。
相較于5年前推出的評估體系,經(jīng)過時間探索與總結后,新體系的最大特點,是專門設計了公民評議與群眾參與制度,以民督官,拓展了基層民主的空間,強化了以人為本的導向;同時,新體系增加了公共財政、公共政策、公共項目等評估制度,推動政治建設、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的指向明顯。
其次,這套體系強調(diào)通用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在全方位涵蓋政府職能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可根據(jù)自身戰(zhàn)略目標與治理短板,有側重地設置具體指標。
實施這樣的考核體系,首先能大大提高行政效率,是治理不作為、亂作為的對癥良藥。尤其是在改變“懶政”、“惰政”,推動勤政、廉政方面,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在有力引入群眾評議制度后,更能改進工作作風,維護群眾利益,提高執(zhí)政公信力。
其次,績效考核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治理工具。對于地方政權而言,現(xiàn)代治理的特點是任務繁多、千頭萬緒,主政者如何主次齊抓,避免掛一漏萬;如何統(tǒng)籌治理,通過剛性制度強化管理;如何避免突發(fā)事件、運動式任務沖淡常態(tài)管理;如何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全面準確地審視調(diào)整政策,這多重治理目標,可以用設計良好的績效評估體系加以實現(xiàn)。
可以期待,以績效評估體系為起點,政府將迎來大考評時代,行政管理體制新一輪改革已蓄勢待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