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站
您的當前位置:華圖網校 > 國家公務員 > 申論輔導 > 申論熱點 >
2012國考申論熱點:防止公務員"德門檻"被異化
2011-10-09 15:23  華圖網?!↑c擊: 載入中...

  公考重“德”不如破權力“堰塞湖”

  對新考錄公務員加強“德”的考察固然必要,但是,如果缺乏有效措施解決公務員隊伍的“堰塞湖”效應,則此舉意義大打折扣。

  公務員隊伍的“堰塞湖”效應,主要是因權力部門機構臃腫、監(jiān)督不力和出口不暢三方面因素造成的。機構臃腫,勢必導致人浮于事、濫竽充數(shù),降低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監(jiān)督不力,則一些在品德和能力方面有嚴重欠缺的公務員也難以被及時發(fā)現(xiàn);出口不暢,使得一些即使已暴露出嚴重問題的公務員也不能被及時清除出去。如此一來,公務員隊伍中的“不合格品”不僅得以長期存在,而且他們本身會形成“帕金森”效應。

  管理學上的“帕金森”效應,即一個不合格的管理者會傾向于招徠更多比自己差的人來幫助自己。這就會導致更多不合格公務員留任。公務員隊伍不能及時排污凈化,勢必會成為大染缸。

  由此,縱然嚴把公務員進口關,加強“德”的考察,保持源頭活水,也難改“堰塞湖”污染。一些原本品德純正的公務員蛻化變質,成為新的“污染源”。更何況,“德”的考察本身缺乏明確具體的標準。

  資料顯示,從1996年實行公務員辭職辭退制度以來,到2003年共有19374名公務員被辭退,平均每年不到2500人,辭退比例僅為0.05%,遠小于企業(yè)員工5%到15%的淘汰率。這說明,公務員隊伍的“出口不暢”現(xiàn)象十分嚴重。近年來,對一些失職瀆職官員的處理往往難以到位、有的嚴重失職瀆職官員往往很快就“神奇復出”,使得公務員隊伍“堰塞湖”效應更顯突出。

  只有深化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相關機制,強化監(jiān)督力度和“清淤”力度,暢通公務員隊伍的“出口”,使不合格的公務員難以濫竽充數(shù),才能破除“堰塞湖”效應,使得公務員隊伍本身成為一個能夠讓人在公共服務過程中凈化心靈、提高自我品德修養(yǎng)的場所,真正做到所謂“公門里面好修行”,那么,縱然公務員的“進口”寬些,人們也不必過于擔憂,這反而更有利于廣納人才,提高公共服務整體水平。(廣州日報 鄧清波)

>>2012國家公務員筆試必看課程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優(yōu)惠套餐A:全科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表情:
匿名

最新評論

2011年公務員考試課程表
華圖網校命中2011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意見反饋 | 合作加盟 | 媒體關注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網址導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圖網校 版權所有 京ICP證09038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24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