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我國的政治制度
1.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我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jiān)督。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jiān)督。
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是國家機構中的一種。自1954年開始設立。主席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結合行使國家元首的職權,它對外代表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四十五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由下列人員組成:總理,副總理若干人,國務委員若干人,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國務院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偫?、副總理、國務委員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6.中國的行政區(qū)域基本上劃分為三級,即?。ㄗ灾螀^(qū)、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具體如下:
?。ǎ保┤珖譃槭?、自治區(qū)、直轄市;
(2)省、自治區(qū)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ǎ常┛h、自治縣分為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
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qū)、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2010年7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研究問題進行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yè)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yè)快速發(fā)展,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要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chuàng)新,按照創(chuàng)新體制、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的要求,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穩(wěn)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單位改革,構建統(tǒng)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加快推進文化管理體制改革。
二是要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按照體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堅持政府主導,加大投入力度,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三是要加快發(fā)展文化產業(yè),認真落實文化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精心實施重大文化產業(yè)項目帶動戰(zhàn)略,推進文化產業(yè)結構調整,培育新的文化業(yè)態(tài),提高文化產業(yè)規(guī)?;?、集約化、專業(yè)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華民族文化品牌,提高我國文化產業(yè)國際競爭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四是要加強對文化產品創(chuàng)作生產的引導,真正從群眾需要出發(f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文化優(yōu)良傳統(tǒng),吸收借鑒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推出更多深受群眾喜愛、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tǒng)一的精品力作。要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單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