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站
您的當前位置:華圖網校 > 國家公務員 > 行測輔導 > 常識判斷 >
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歷史常識:中國近現代史
2010-11-11 10:12  華圖網?!↑c擊: 載入中...

 (二)中華民國時期

   1.辛亥革命

    孫中山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11月他率先組織了第一個資產階級的革命團體興中會。1895年2月孫中山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機關,在入會誓詞上明確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的主張。1905年7月,孫中山在東京建立中國同盟會,確立同盟會的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從此進入高潮。不久孫中山在《民報》發(fā)刊詞中,把這個綱領歸結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這既是孫中山革命思想的集中概括,也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基本政治綱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勝利,清政府隨之瓦解,史稱“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這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發(fā)展的最高峰。

    1912年,袁世凱篡奪了革命果實,孫中山被迫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失敗。

    辛亥革命結束了長達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中國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跨出了重大一步,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中外反動勢力在中國的統治,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在帝國主義時代,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2.袁世凱稱帝

    1913年3月20日 ,袁世凱指使特務暗殺熱衷于議會民主的國民黨領袖宋教仁,孫中山從日本回到上海,認清袁世凱的反動面目,極力主張討袁,發(fā)動二次革命。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在故宮太和殿舉行大總統就職典禮。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后不到一個月,就下令解散國民黨,1914年他又下令解散國會,頒布獨裁專制的《中華民國約法》,同時廢除《臨時約法》,改內閣制為總統制。緊接著袁世凱修改了《大總統選舉法》,把自己置身于終身總統的地位,1915年底,袁世凱當上“中華帝國”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為洪憲元年,準備元旦登基。

    1915年,蔡鍔、唐繼堯、李烈鈞等人在云南起義,通電討袁,云南宣布獨立,他們組織了護國軍,向川黔、兩廣進發(fā)。各省紛紛獨立,袁世凱眾叛親離,被迫于1916年春取消帝制。接著孫中山發(fā)表《第二次討袁宣言》,號召人民將反袁斗爭進行到底。 

 

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 申論真題 行測技巧 申論熱點 申論技巧 預測試卷

>>2012國家公務員筆試必看課程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優(yōu)惠套餐A:全科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表情:
匿名

最新評論

2011年公務員考試課程表
華圖網校命中2011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意見反饋 | 合作加盟 | 媒體關注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網址導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圖網校 版權所有 京ICP證09038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24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