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結束后,記者詢問了一些考生,對“家底”的理解各不相同,一些考生寫的是養(yǎng)老問題,有些寫的是誠信,甚至有的考生把“家底”錯看成了“家庭”。
當晚記者在網(wǎng)上搜索發(fā)現(xiàn),錯把“家底”看成“家庭”的考生不在少數(shù)。
“家底”到底如何寫也成了當晚考生在網(wǎng)上聊得最多的話題,大部分考生認為,“家底”應圍繞人口普查的意義來寫。一些考生還列舉出2010年新華社的《摸清人口家底的現(xiàn)實意義》、《依法辦好人口普查這件大事》等評論作為范文。也有考生表示,新華社的文章只能作為參考,議論文可以從多角度寫,并不能用一兩篇文章來判斷是否跑題。
遼寧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孫慶國教授認為,今年的申論題材非常好,能夠考察出考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大題《家底》為一道開放性命題,考生可以多角度思考,人人都能有話說,而且不易跑題。如可以從社會保障角度寫,可以從精神層面寫,也可以從健康角度切入,無論如何立意,只要條理清晰,邏輯嚴謹,具有深度和廣度,就能得到高分。
變化了:行測取消數(shù)字推理題
今年,省考行政能力測試題量保持不變,仍為120道,限時120分鐘。但各省題目、模塊順序有些變化。省考緊跟國考變化,數(shù)字推理被取消,數(shù)量關系模塊僅剩下10道題。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一躍成為最大模塊,總題量與國考保持一致提升到40道,突出表現(xiàn)在選詞填空由10道變?yōu)?0道,其他題型保持不變。遼寧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孫慶國認為,今年行測試題難易適中,試題結構更加科學。
被媽媽“押”著來考試
《申論》科目入場前,市165中學考場外,一位母親反復叮囑女兒不要緊張。這名女孩是一名金融專業(yè)大四學生,報考的是行政執(zhí)法崗位。“照理說,她這么大了,已經(jīng)不需要我來陪著考試。”母親一邊慈愛地看著女兒,一邊講述來陪考的理由:“她一直覺得公務員考試競爭太激烈了,考中的可能性太小。”就在開考的前一天,女兒鬧情緒打算放棄考試。但媽媽認為,公務員考試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經(jīng)歷,特別希望女兒來“參戰(zhàn)”,感受一下競爭的氛圍。“考上考不上都不要緊,重要的是讓她來鍛煉一下,以后再考也有經(jīng)驗。”
旁邊的女兒一臉輕松,表示自己本來比較青睞去銀行工作,但是能成為一名公務員也是不錯的選擇。“銀行的工作相對比較枯燥,公務員的工作比較充實。”有了媽媽的鼓勵,女兒的態(tài)度也有了轉變。“媽媽放棄了休息來陪我,就沖這個我也得好好發(fā)揮啊。”
沈師小伙為愛赴考
中午,小劉十分自在地倚著墻角,閱讀報上的公考資訊。小劉是沈陽師范大學法律專業(yè)的應屆生,這次報考的是鞍山檢察院的偵查員。提起報考動機,他臉上寫滿了甜蜜:原來相戀四年的女友在鞍山工作,他是為愛赴考。小劉說,女友非常支持他,還幫他找來了大量的往年公考試題。
總結上午的行測考試,他僅用半個小時就答完了40道文科類考題,而一起來的同學則用了45分鐘。小劉在大學期間沒學過數(shù)學,特別打怵數(shù)學題型。今年數(shù)字題比例下降,令他省下不少力氣。“但是考試時間還是太短,去掉涂答題卡的時間,平均一道題只有一分鐘。”小劉認為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還是不能完全發(fā)揮真實水平。公考結束后,他還要準備考司法證,他表示只要有女友的支持,自己一定會努力面對各種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