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當前位置:華圖網校 > 天津 > 公務員 > 行測輔導 > 綜合指導 >
2008年天津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1-03-12 14:17  華圖網?!↑c擊:

  D.被規(guī)定著指這些種子命運如此,改變著指環(huán)境使它們成為戰(zhàn)勝環(huán)境的強者

  26.文章結尾說“石縫間頑強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懾人們心靈的情感力量”。從文中看,這種“力量”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石縫間的生命”具有在艱苦乃至惡劣的環(huán)境中,不失生命的尊嚴、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

  B.戰(zhàn)勝險惡環(huán)境,頑強拼搏,顯示生命頑強,創(chuàng)造輝煌的精神

  C.作者用三種植物艱難的生存狀態(tài)來謳歌生命本能——生命這種使自己得以延續(xù)的本能創(chuàng)造了奇跡,在不可能存活的地方存活了,在不可能發(fā)展的地方發(fā)展了

  D.增加世界活力、給人類帶來重要啟示,它使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星球變得神奇輝煌

  閱讀下文,并回答27~30題。

  澄明的夜空給予人們宇宙的寧靜感是一個錯覺,宇宙本身就是從混亂中誕生的,也可能最終走向一個混亂的結局。雖然這個理論從根本上背離從古典時期到浪漫主義時期關于宇宙是最完美的藝術作品的概念,要接受它有一定的難度,但這畢竟是客觀存在。20世紀物理學大師勞厄說過一番話,對于如何看待物理學中的觀念的發(fā)展和變遷是很有見地的。他說:“物理學從來不具有一種對一切時代都是完美的、完滿的形式;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滿的形式,因為它的內容的有限性總是和觀察量的無限豐富的多樣性相對立的。”

  如果把勞厄話中物理學這個詞兒改成藝術,把觀察量這個詞兒改成藝術對象,于是他的話變成:“藝術從來不具有一種對一切時代都是完美的、完滿的形式;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滿的形式,因為它的內容的有限性總是和藝術對象的無限豐富的多樣性相對立的。”這番話對于如何看待藝術中的觀念不是同樣很有見地的嗎?

  是不是一切新的探索最終都歸結到美呢?不一定。在藝術上如此,在科學上也如此。在科學上一切探索都最終要受實驗的考驗,而在藝術上則是時間的考驗。如果它們確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一個新的方面,那它們是美的。美不能先驗地規(guī)定,就像畢達哥拉斯和開普勒那樣。大師也會犯錯誤,有時還是大錯誤。20世紀的一位數學大師外爾說:“我的工作總是盡力把真和美統(tǒng)一起來,但當我不得不在兩者中選一個時,我通常選擇美。”

  正是他關于美的先驗的標準使他相信左和右在宇宙里是對稱的,從而放棄了他發(fā)現(xiàn)的一個重要理論——中微子的兩分量理論,在這個理論中左和右是完全不對稱的。然而李政道和楊振寧的工作證明,這個被發(fā)現(xiàn)者放棄的理論其實是正確的。外爾的觀點在科學界是很典型的,他的朋友愛因斯坦也是一樣,愛因斯坦認為,美是探求理論物理學中重要結果的一個指導原則。不過,在平衡美學的追求與科學的探索時,我想,當年第谷對開普勒的忠告是非常值得記取的。

  在回顧已經過去的20世紀時,人類有理由為文明在這一百年里的突飛猛進感到自豪,但是也應當充分地認識到一個事實,就是我們解決的問題遠沒有我們發(fā)現(xiàn)的問題多,我們馳騁過的領域遠沒我們未曾涉足的領域大,這就是今后藝術和科學繼續(xù)發(fā)展的根據,也是今后人們美學觀要繼續(xù)發(fā)展的道理。也許科學和藝術在一點上有很大的差異,那就是,重大的藝術成就總是給人們帶來慰藉,而重大的科學成就則并非必定如此。

  不過,從美的觀點來看,怡人的美和悲愴的美同樣動人,同樣有追求的價值。

  27.下列有關“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美在科學研究領域中應該是先驗的規(guī)定

  B.美是探求理論物理學中重要結果的一個指導原則

  C.美和真在科學研究領域中有時是可以統(tǒng)一的

  D.經受住實驗和時間考驗的探索才是美的

  28.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事實表明,一切新的探索最終不是怡人之美,便是悲愴之美

  B.重大科學成就和重大藝術成就的差異就在于前者不能給人們帶來慰藉

看過本篇的網友還看過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表情:
匿名

最新評論

2012年天津公務員考試課程
華圖網校命中2011國家公務員考試真題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意見反饋 | 合作加盟 | 媒體關注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網址導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圖網校 版權所有 京ICP證09038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24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