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2日解析】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
2018年公務員聯(lián)考于4月21日進行筆試,為了幫助廣大考生充分備考,華圖網校為您持續(xù)提供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通過日積月累的練習習題,盡快進入備考狀態(tài)。以下是行測各類題型練習題的參考答案及解析。
【2018年3月12日解析】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
1、正確答案:D
【統(tǒng)計】全站正確率:72%,易錯項:A。
【解析】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一空,“資源和資產”屬于“土地”本身的所具有的性質。A項“特征”指可以作為人或事物特點的征象、標志,強調獨有的外在表現(xiàn);B項“要素”指構成事物的必要因素;C項“標準”指衡量事物的準則,三者均沒有“性質”這層含義,排除A項、B項和C項。D項“屬性”指事物所具有的性質、特點,符合文意。鎖定答案D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和第三空。堅持“原則”為固定搭配,“土地征收補償標準”搭配得當。因此,選擇D選項。
【考點】言語理解與表達 邏輯填空 實詞辨析
【來源】2017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C卷)
2、正確答案:B
【統(tǒng)計】全站正確率:17%,易錯項: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開篇通過轉折詞“實際上”提出問題,“電影文化的保護出現(xiàn)了碎片化趨勢”。第二句分析產生碎片化保護的原因是缺乏溝通,尾句進一步分析了碎片化保護所產生的不良影響。第二步,通過分析文段可知,文段脈絡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由此可判斷作者的意圖是要解決“電影文化保護的碎片化問題”,根據分析問題可知對策應為“加強溝通”。第三步,對比選項,B項“溝通是解決電影文化保護工作碎片化的途徑”是針對文段問題給出的合理對策,符合作者的意圖。因此,選擇B選項。
【考點】言語理解與表達 片段閱讀 意圖判斷
【來源】2017年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
3、正確答案:C
【統(tǒng)計】全站正確率:78%,易錯項: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態(tài)度體現(xiàn)的關鍵信息。文段第一句指出“漢字聽寫”是一件好事。第二句通過轉折關聯(lián)詞“但是”引出“漢字聽寫”不宜過度。第三句及第四句通過“比如”及周有光先生的觀點對“‘漢字聽寫’不宜過度”進行舉例論證。最后一句補充說明,指出漢字繁簡之爭帶來的影響。第二步,作者的態(tài)度通過“但是”引出,即“漢字聽寫”不宜過度。C項“漢字聽寫比賽應該適度適當導向正確”即為同義替換。因此,選擇C選項。
【考點】言語理解與表達 片段閱讀 態(tài)度理解
【來源】2017年安徽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