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站
您的當前位置:華圖網(wǎng)校 > 公務員通用 > 申論輔導 > 申論熱點 >
2012聯(lián)考申論熱點:媚權教育如何培養(yǎng)合格公民
2012-01-11 10:57  華圖網(wǎng)校 點擊: 載入中...

   1月8日,《溫州晚報》刊登的一張圖片,被人發(fā)到論壇后引發(fā)廣泛批評。圖片內(nèi)容是2011年12月29日,溫州市石坦巷小學舉行“迎元旦?綠色安全行”主題活動,孩子們冒雨起舞,為臺上穿著雨衣、有人撐傘的領導表演節(jié)目。有背后的牌子“為生命護航”相襯,網(wǎng)友紛紛點評“太諷刺”。(1月10日《南方都市報》)

  領導撐傘觀看學生冒雨表演,這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雖然每一次都遭遇質(zhì)疑和詬病,但類似的事件還是層出不窮。領導坐在主席臺上有人撐傘,而稚嫩的孩子們卻要冒雨表演,這種不對等的“表演姿態(tài)”引起輿論不滿是必然的。但在筆者看來,我們其實應該換個角度看待此類問題。

  不妨先來做這樣一個假設:領導冒雨觀看,學生撐著雨傘進行表演。學生撐傘表演肯定會讓“舞臺效果”大打折扣,但領導冒雨堅持在臺上,還會不會再遭遇社會質(zhì)疑?不僅不會,甚至還會贏得陣陣掌聲。這種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輿論指摘的無非是“領導憑什么有人打傘而讓學生冒雨”,反過來,恐怕多數(shù)人的心理就平衡了。

  然而,請恕我直言,撐著傘觀看的領導在臺上也未必就心安理得了,更談不上什么漠視未成年人權利。無論是臺上的領導,還是臺下的表演學生,都是這場活動的“演員”,只是姿態(tài)不同、位置不同罷了。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于“誰撐傘誰冒雨”,而在于:既然下雨,這種活動為什么還要繼續(xù)下去?表演為什么不中斷?推而言之,這樣重形式、重“表演”而輕“內(nèi)涵”的教育活動,意義并不大,但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卻為什么還是樂此不疲?

  這讓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去年教師節(jié),某鎮(zhèn)因當日有縣領導慰問教師,該鎮(zhèn)所有學校被要求放假。在教師節(jié)之前,政府領導慰問教師,占用上課時間集中開大會,與“學校組織學生冒雨演出”著實有異曲同工之妙――發(fā)人深省的不是權力傲慢,而是教育媚權。行政權力所在,教育誠惶誠恐,這便是我們經(jīng)常在一些官方活動中看到紅領巾載歌載舞的關鍵因素。

  從教育資源的調(diào)配,到教育資金的投入,以及教育政策的出臺,等等,這些都取決于行政權力的“自由裁量權”,教育處處受制于權力,只能淪為任權力打扮的小姑娘。這不是教育的錯,這是教育高度行政化體制的“潛移默化”使然。由此來看,撐傘觀看學生冒雨表演的領導,又何嘗不是一種被動的“表演”呢?

看過本篇的網(wǎng)友還看過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表情:
匿名

最新評論

一周資訊排行
本月資訊排行

更多>>名師講座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意見反饋 | 合作加盟 | 媒體關注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址導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圖網(wǎng)校 版權所有 京ICP證090387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024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