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站
您的當前位置:華圖網(wǎng)校 > 公務員通用 > 行測輔導 > 判斷推理 >
2013年國考判斷推理之真假判斷中的矛盾關系
2012-07-18 15:57  華圖教育 點擊: 載入中...

    在判斷推理的邏輯判斷模塊中,真假判斷是其中常??疾斓囊活愵}目,真假判斷的題目特點在于題目中給出的諸多條件的真假是不確定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利用題目已知內容盡心下一步的推理,就必須先對題目中以后的條件進行判斷,只有明確已有命題的真假,才能化未知為已知,從而進行推理,矛盾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這里華圖教育公務員考試研究專家以一道題目進行深入分析:

    例:某珠寶商店失竊,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審。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鹤靼傅牟皇俏摇?/p>

    四個口供中只有一個是假的。如果以上斷定為真,則以下哪項是真的? ( )

    A. 說假話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 說假話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 說假話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 說假話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這是一道簡單的真假判斷題,我們要通過這樣一道題來總結矛盾關系在這類題目中的具體應用。首先我們要先了解矛盾關系的特點:如果兩個命題間存在矛盾關系即兩者間互為否命題,那么兩個命題必須一真一假,而且只能一真一假:若原命題為真,則矛盾命題必為假,反之,若原命題為假,則矛盾問題為真。

    對本題而言,通過甲、乙、丙、丁四人的表述,可以發(fā)現(xiàn)乙和丁之間是一組矛盾關系,那么二者之間必定一真一假因此,四人之中唯一的假話,必定在二者之間。此時需要考生注意到的問題就是,一旦確定了真話或假話的范圍,那么其余表述的真假就一同確定了,如本題,甲、丙的表述就一定為真話,所以丙是案犯,且丁是主犯,因此此題選B。

    通過此題,考生應該意識到矛盾關系在真假判斷題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在題目當中如何快速、準確的定位矛盾關系,就是我們所必須關注的。矛盾關系的特點之一就是主體一定要保持一致,只有主體一致的命題,才可能形成矛盾項。

    考生也應該注意總結一些在考試中常見、??嫉拿荜P系,如"A或B"的否命題是"非A且非B","A且B"的否命題是"非A或非B","所有的S都是P"的矛盾命題是"有的S不是P"等。將這些常用的矛盾命題進行實記,對于提高考生對題目的敏感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高考生的應試效率,從容應對真假判斷類的題目。

看過本篇的網(wǎng)友還看過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表情:
匿名

最新評論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意見反饋 | 合作加盟 | 媒體關注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網(wǎng)址導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圖網(wǎng)校 版權所有 京ICP證090387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024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