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信息上互通
在國稅面試過程中,考生是和考官面對面交流的(交流不僅僅是口頭語言的交流,還包括肢體語言的交流)。考官按照既定的程序將測評要素、測評內容及測評結果等信息傳送給考生;同時,考生又以接受刺激信號后的行為反應將信息反饋給考官,并通過考官的情態(tài)、舉止,判斷考官的價值取向、評價標準及對自身應答表現的態(tài)度,以此調節(jié)自己的應試行為,了解面試應答的結果。此外,考生在應答的過程中還將透過考官傳遞的信息了解擬任職位、招聘單位的有關情況。事實上,國稅面試過程就是考官與考生都希望從對方的言行舉止中盡可能多地獲取有價值信息的過程。
(七)評判上主觀
國稅面試是在人與人之間進行的一種測評活動,考官在對考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時,雖然被要求按照一定的參考標準進行評價,但考官的主觀體驗也會不可避免地參與其中。因此,考官的水平高低對能否較為準確地評價考生具有重要的影響。
(八)現場可比較
在國稅面試過程中,特別是在集體面試過程中,考官就像醫(yī)生對病人可實行全面的“望、聞、問、切”那樣,通過察言觀色,聽語氣、聽語調、聽內容,看服飾、看氣色、看表情,可以對考生本人進行縱向的、深層次的判斷。然后再進行橫向的比較,來辨別考生之間的優(yōu)劣。一個人的內在素質,就單個人進行“孤立”的測評,往往難以定論,而把報考同一職位的考生都放到整個被測評的人群中去比較,則橫向的比較就很明顯了。特別是在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中,4—10名考生同時出現、作答,現場可比性就更加明顯,使“優(yōu)中選優(yōu)”的活動得到進一步的保證。
(九)形式上直接
在國稅面試活動中,不論達到什么目的、測評什么內容、運用什么方式,在形式上都是考生和考官的直接接觸??忌诿嬖囘^程中的言行舉止、反應能力、應急應變、溝通協(xié)調、綜合分析等能力都在考官的直接觀察范圍內。
(十)方法上多樣
近幾年來,結構化面試和非結構化面試中的無領導小組討論、情景模擬、公文筐測驗等測評方法都在稅務機關領導干部選拔和普通公務員面試中出現過。當然,面試還有其他的特性,因篇幅關系,恕不一一列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