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圖教育 張小龍
今年,華圖申論名師張小龍在申論命題趨向進行宏觀把握時,跟蹤國家宏觀政策,重拳打出了“四個趨向”。2012年江蘇省公務員考試申論命題落入“龍網”,現給出:“四個轉向”全文,供考生品讀。
“最近十來年國家政策有了許多轉變?;仡櫳暾撁}歷史,考試話題總是與國家政策緊密聯系在一起。某種程度上,它是國家政策走向的風向標。近年國家的政策變化可以用幾個轉向來概括。
--轉向農村
國家的“十一五”和“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都將三農問題放在最前面。朱镕基先生卸任總理的時坦言農村問題是他的心病。以1500元/年的標準,到2010年中國的貧困人口過億。也就是說還有1億人年純收入不足1500,這部分人絕大部分集中在農村。當城里人在為如何享受生活謀劃的時候,農村人卻在為生存掙扎。我們見慣了城市的浮華,這種浮華很容易讓我們遺忘鄉(xiāng)村了的凋敝。申論命題在試圖將被邊緣化的農村作為中心話題討論。在近六年的國家申論命題中幾乎每年都涉及三農問題,從2005年的農村扶貧到2007年的土地保護,從2009年的糧食安全到2011年的農村教育。地方考試和聯考也多次關注農村問題。據不完全統(tǒng)計,申論考試以農村問題為中心話題或涉及農村問題多達32次,占全部申論考試話題總數30%左右,近幾年國家申論考試涉及農村話題的比例更是高達60%??梢灶A見,在以后的申論考試將繼續(xù)關注農村。因為,在現在和將來的一個很長歷史時期之內農村問題都將是中國面臨的主要問題。
--轉向文化
改革開放三十年多年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卻大大落后了。道德失范,人欲橫行,各種“艷照”屢見不鮮,高尚成為被嘲笑的對象;快餐文化蔓延,文化等于娛樂;經典被遺忘拋棄,嚴肅文化被邊緣化,尊師重道的傳統(tǒng)也被破壞殆盡;人們唯利是圖,笑貧不笑娼,價值觀嚴重扭曲;好逸惡勞之風盛行,辛勤勞動被視為沒有本事的表現;窮人跳樓,富人壓抑。精神失根,價值混亂成為這個時代的真實寫照。在這個時代背景下,有識之士開始追問幸福的真諦,追問精神的出路。當前我國已經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飽暖思淫欲”--如果只是身體上吃飽,精神上沒有吃飽,人就會畸形變態(tài)。精神文明建設愈顯迫切了。2011年國家申論考試,無論是副省級還是地市級的考題,都涉及了文化和精神的問題。地方考試也從農村文化建設、“三俗”文化、文化產業(yè)等多個角度考察過文化問題。2006年胡錦濤同志提出“八榮八恥”,就是針對目前價值觀的混亂提出的。
匿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