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半年江西省省直事業(yè)單位考試即將開考,此次筆試公共科目考查《綜合基礎知識》?!毒C合基礎知識》包括政治理論、法律基礎、和公文寫作等知識。不管相對其他省市還是對于政治、法律、公文等模塊而言,江西省的公職考試對于科技知識的考查力度是很大的。表現(xiàn)在科技知識在歷年考題中題量大,分值比例大。但是對于科學技術的復習,很多考生往往不知從何著手,為此,華圖教育將結合歷年真題,對科技知識這一模塊的考試特點進行分析,幫助大家找到考試通關的招數(shù)。
從對往年真題進行整理可以看出,考查科技知識的題型一般是四選一的單項選擇題,難度一般,以識記性常識為主??疾榈闹攸c內容集中在以下四方面:
1、與國情相結合,考查我國的自然資源、能源總量及分布特點,人口結構與氣候環(huán)境概況;
【例題】(江西-綜合基礎知識--2007-39)一個國家進入老齡化國家的標志就是該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的( )。
A.25% B.20% C.15% D.10%
【答案】D
【解析】按照聯(lián)合國和世界銀行的通常標準,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人口達到10%,或者65歲以上人口達到7%,就可視為進入老齡社會。
【例題】(江西-綜合基礎知識--2007-40)下列屬于可再生資源的是( )。
A.煤炭 B.波浪能 C.石油 D.天然氣
【答案】B
【解析】自然界資源分為兩種: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人類開發(fā)利用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叫不可再生資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種礦物、巖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 天然氣、金屬礦產 、非金屬礦產等。這類資源是在地球長期演化歷史過程中,在一定階段、一定地區(qū)、一定條件下,經歷漫長的地質時期形成的。與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緩慢,與其它資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幾乎不能再生。通過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動能再生更新,而為人類反復利用的自然資源叫可再生資源,又稱為更新自然資源,如土壤、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各種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稍偕匀毁Y源在現(xiàn)階段自然界的特定時空條件下,能持續(xù)再生更新、繁衍增長,保持或擴大其儲量,依靠種源而再生。
2、與政治相結合,考查我國或世界偉人對“科學技術”的認識和看法;
【例題】(江西-綜合基礎知識--2007-41)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重要論斷的是( )。
A.馬克思 B.恩格斯 C.列寧 D.鄧小平
【答案】D
【解析】1988年9月,鄧小平同志根據(jù)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趨勢和現(xiàn)狀,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生產力主要有三個要素: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包括自然物經勞動加工后的原材料)。顯然,科學技術被勞動者掌握,便成為勞動的生產力;科學技術物化為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就成為物質的生產力。管理也是生產力?,F(xiàn)代科學為生產管理提供了嶄新的科學理論、方法和手段,使生產力諸要素更有效地組成一個整體,從而使其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
3、與歷史相結合,考查與軍事科技的發(fā)展相關聯(lián)的標志性歷史事件;
【例題】(江西-綜合基礎知識--2007-44)成功制造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計劃是( )。
A.沙漠之狐計劃 B.曼哈頓計劃 C.海獅計劃 D.撒哈拉計劃
【答案】B
【解析】曼哈頓計劃是美國陸軍部于1942年6月開始實施的利用核裂變反應來研制原子彈的計劃。為了先于納粹德國制造出原子彈,該工程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yōu)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計劃制造出兩顆實用的原子彈。整個工程取得圓滿成功。
4、與時事相結合,考查科學界的新動向、新觀點、新成就;
【例題】(江西-綜合基礎知識--2006-73)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大會通過決議,將冥王星“開除”出太陽系行星行列,主要是因為( )
A.發(fā)現(xiàn)新的比它大的天體 B.離太陽太遠,溫度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