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羅湖區(qū)濱河中學學生阿平稱,高一4個重點班的教室裝有空調,而7個普通班一臺空調都沒有,只能吹風扇,班上有同學向學校申請湊錢買空調, 也被學校拒絕。阿平質疑學校歧視普通學生,校辦公室主任表示,不存在歧視行為,學校資金有限,安裝空調的計劃也只能逐步推進。(《廣州日報》5月15日)
令孩子們難以接受的是,當他們提出集資買空調的時候,遭到了學校的拒絕,他們覺得是因為學校不愿負擔電費;當他們進一步提出自己承擔電費的時候,再次遭到學校拒絕,理由是不好管理,日后空調的處置也很麻煩。
因為感覺受到“歧視”,孩子們的委屈、怨恨不難理解,不過,在此事件中,比空調更加值得關注的是重點班。“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最大的 公平是教育公平”……近些年來,類似的聲音日漸強烈,“促進公平”作為工作方針之一已經寫入“教育規(guī)劃綱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也多次強調取消重點班,然 而在現實生活中,重點班仍然叫而不停。關于這些,校辦主任倒也并不否認,其表示學校有分層次教學的管理,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按照學生的考試成績設置重點班,進而為之配備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同時也剝奪了普通班學生平等接受 教育的權利。但其收益顯而易見,那就是“集中優(yōu)勢兵力”于重點班一身,全然不顧其余。雖然重點班飽受詬病,但身受其害的孩子們仍然對此表示了理解,實際 上,他們追求的不是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而只是一臺可以驅散炎熱的空調,令人遺憾的是,即使這樣小小的要求,也被學校斷然拒絕。
面對這種不公平待遇,真正可貴的是這群孩子,他們沒有逆來順受,也沒有激烈反彈,而是有禮有節(jié)地爭取自己合法的權利——他們先是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 通過了集體出錢購買空調的協議,在遭到學校拒絕后又上書校長希望得到批準。盡管我們不知道這些孩子的成績怎樣,但身處普通班的他們,此番處事方式實在并不 “普通”,尚未步入社會的他們不僅懂得追求公平,而且懂得如何通過正當途徑去捍衛(wèi)權利。
時至今日,重點班的叫而不停已然算不得什么新聞,但在一次次改頭換面的重點班事件中,公眾很難看到孩子的身影,聆聽屬于他們自己的心聲。此次事件讓我 們看到了一群雖然容易被人忽視,卻仍對美好未來和程序正義寄予期待的孩子。因為他們的質樸天真,不由得讓人對重點班的空調有了一層更深的憂慮——除了刮出 重點班叫而不停的陣陣寒風之外,是否還會吹熄孩子心中渴望公平的微弱火花?
匿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