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習的思辨,公務員考試高效備考我們還差多遠
何謂“學習”?可能我們狹義的理解無法就是看書,聽講,觀察等等。如果是這樣恐怕就有些片面。“學”和“習”應該是兩層意思,前者就是閱讀、聽講、觀察、研究,后者則是練習、實踐,只有把二者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才能真正的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公務員考試因為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沒有統(tǒng)一的培訓,所以考生往往需要通過自學才能掌握龐雜的知識體系。知識雜,時間緊,精力不足,記憶力下降……這些是我們成人應試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如何能夠在短期內(nèi)掌握教材或視頻中的知識,如何能夠強化鞏固知識點顯的尤為重要和迫切?;蛟S從中小學的教育模式能找到些答案。
還記得“優(yōu)化設計”、“5年高考3年模擬”嗎?這些曾經(jīng)陪伴我們無數(shù)日日夜夜的練習冊。正是因為有它們,我們才能披荊斬棘,過關斬將,成功突圍。公考學習亦是如此。需要我們課下的不斷做題和練習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總之,“學”和“習”二者不可偏廢,如果用比例來衡量“學”和“習”,應該是“四分學,六分習”.那如何才能做到這些呢?聽聽王國維治學三境界帶來的啟示。
第一階段:“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學是基礎
從治學的角度解釋就是首先要高瞻遠矚認清前人所走的路,也就是說,總結(jié)和學習前人的經(jīng)驗是做學問的起點。那么這正是所謂“學”.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公務員考試,考試考什么,怎么考。這就要求我們能跟著教材或者視頻講解進行學。通過“眼,耳,手”獲取到基本的知識點。
第二階段:“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習是核心
第二階段就應該應深思熟慮, 強化鞏固。這就需要通過實踐或者更具體一點就是練習來強化和加深第一階段所學到的知識點。當然在這里我們并不崇尚盲目的“題海”戰(zhàn)術(shù)。在看教材和聽視頻中我們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重點和難點,只要圍繞這些重難點有的放矢的練習,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學習面試的過程中,更加需要這樣不斷練習的恒心和耐心。只有不斷的說,不斷的練,才能克服自己溝通的重重障礙,脫穎而出,拔得頭籌。
第三階段:“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學與習結(jié)合是王道
沒有千百回的上下求索,就不會有瞬間的頓悟和理解。到了最后階段,需要從自己平時的練習中找出易錯點和易混淆點,對照書本或視頻內(nèi)容,將這些問題悉數(shù)解決。有了這個階段的沉淀,一定會有“溫故而知新”之感。
《論語》有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與習就是一個不斷反復的過程。只有掌握好二者的關系,才能在求知的過程中游刃有余。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