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站
您的當前位置:華圖網校 > 公務員通用 > 申論輔導 > 申論熱點 >
2011年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大學生村官政策
2011-01-10 09:52  華圖網校 點擊: 載入中...

  一、背景鏈接
  自從1995年江蘇省豐縣的“雛鷹工程”以后,1998年安徽鳳陽首先引入大學生村官以來,海南、浙江、河北、河南等省均出臺了引導大學生到農村工作的相關政策。十七大報告提出,解決好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構筑新農村發(fā)展平臺的大學生村官計劃,無疑對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農村經濟發(fā)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大學生村官政策的必要性
  第一,大學生村官政策是新農村建設的客觀需要。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要解決人才問題。我國農村大量的勞動力,開始大量地向城市流動和轉移,進城務工成為眾多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的選擇。其次,改革開放以來,大規(guī)模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資金和政策向城市傾斜,造成了大量的大中專畢業(yè)牛不愿回農村去,甚至出現了許多“空心化村莊”。
  第二,大學生村官政策是新農村建設人才儲備的需要。一方面農村基層人才匱乏,人才已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瓶頸;另一方面,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日益嚴峻。大學生村官計劃,不僅緩解大學生的就業(yè)壓力,還為我國新農村建設提供了一批創(chuàng)新型人才,有利于我國農村經濟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三、大學生村官的重要作用
  大學生到村工作促進了農村干部隊伍優(yōu)化,有效改善了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結構,提升了基層組織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夯實了黨在農村的執(zhí)政基礎;大學生到村工作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農村文明風尚形成,有利于農村的和諧穩(wěn)定。

看過本篇的網友還看過

發(fā)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表情:
匿名

最新評論

一周資訊排行
本月資訊排行

更多>>名師講座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意見反饋 | 合作加盟 | 媒體關注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 網址導航
Copyright©2006-2010 htexam.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圖網校 版權所有 京ICP證09038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247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