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逃回北上廣 低收入高物價 公共服務 公平公正 結構調整 穩(wěn)定物價 轉型發(fā)展 公共資源分配
【熱點案例】
1、這兩年,有關逃離“北上廣”(北京、上海、廣州)的話題受到社會關注。最近,媒體報道,當初一些逃離“北上廣”的年輕人,又逃回來了。當初因為高房價、高物價、限購而逃離“北上廣”,到逃回“北上廣”繼續(xù)打拼,以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頗有戲劇性。“逃離”又“逃回”,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其中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能夠幫助這些年輕人克服高房價等壓力,又再次回到這些非常不易居的城市?
2、2011年5月5日,北京市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fā)布。市統(tǒng)計局副局長、市人普辦常務副主任顧兗州認為,雖然流動人口迅速增加對城市管理帶來挑戰(zhàn),但北京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客觀上也離不開大量涌入的高端人才和服務型人員。另外,大量正值壯年的流動人口進入,降低了北京人口構成中的男女性別比,也延緩了人口老齡化進程和勞動力枯竭為特征的“劉易斯拐點”臨近。
【考點分析】
一、問題及其成因
1、表層原因:(1)低收入高房價,限購令使一線城市房價有所回落時,二三線城市成為領漲全國房價、房租的“主力軍”; (2)地方重人情、關系,辦事相對缺少公平公正。(3)二三線城市公共文化服務不足,精神貧乏,生活單調,年輕人覺得很孤單。
?